我以往講這些26假商品,我是不太願意講它們到底哪些地方有問題,因為講了之後可能就被它們學了改進,我覺得要怎麼去解決這種中國商品偽造本產產品販售的問題,比起一堆認知作戰而言更重要,也更值得解決,畢竟這種現象都好幾年了。
在台灣要生產有機很困難,主要是氣候的因素,不像某些氣候如地中海型氣候,要生產有機的難度相對少了許多,而生產有機水果更是難中之難。
台灣有沒有有機芒果?根據目前的資料統計共有10張有機認證的項目有芒果,其中有台南的有機芒果園嗎?沒有。
這10張認證中有林瑞珍、李順序夫婦嗎?沒有。
它們善用的手法就是利用媒體的影片剪接造假,這些沒有盜用名字還算客氣的,有些假販售就是直接盜用名字,我認識的部分農友、合作社就深受其害。
其二台灣芒果不用這類型的加工,果乾的加工種類很多,有低溫熱烘、熱烘、真空油炸、凍乾、紅外線乾燥、糖漬等加工方法,不同的加工方法,出來的產品都不同。
真空油炸可以製造酥脆的口感,但含油量高,又有油脂酸敗造成油耗味的問題,不耐保存。
凍乾口感酥脆,無油脂,但加工成本過高,後段產品零售價高。
這個芒果乾用的是糖漬乾,台灣中小型的農民加工是不用這種方式的,台灣農民用最多的是熱烘乾,熱烘乾外觀上與飽滿的糖漬乾不同,而是明顯脫水的乾扁狀。
很多消費者很願意支持本產產品,但他們希望支持的是真的本產產品,而不是東南亞貨或大陸貨假裝本產產品的詐偽銷售。